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加拿大留学生安置条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加拿大留学生安置条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加拿大高中生留学如何选择寄宿家庭?
去加拿大可以选择住学校宿舍或自己租房或找人合租,也可以选择寄宿。集体寝室或学生宿舍房间每学年的平均费用约3000至7500加币;合租平均费用为每月约为250元至700元加币、套房或公寓的平均费用为每月约为400至1500加币;家庭寄宿的平均每月费用大约600至800加币。总之,出国留学是一笔高昂的投资,GPA成绩好的话,认真准备雅思,争取考出好成绩,;另外好好准备一下申请材料以申请奖学金,申请到奖学金可以节省一笔开支。
选择好的寄宿家庭,同样重要。
在选择好的院校,和被录取之后。小留学生海外住宿问题尤为重要。除了一部分私立院校会提供宿舍之外。其他院校,尤其公里院校的留学生需要住在寄宿家庭。
找寄宿家庭的方法很简单,学校会提供选择和协助办理;中国的留学服务机构会有海外延伸服务;当地的机构也会有寄宿家庭选择和安置的服务。
怎么选?要避免哪些问题!
大部分加拿大的寄宿家庭安置会遵循寄宿家庭内留学生安置准则:1.性别一致 2.年龄相仿 3. 人数适中 4. 背景相异 等等。
这是较正规的做法,也是目前主流规则。
寄宿家庭,不仅仅是通常意义的“房东”,这个“家庭”,会被层层筛选后,符合接收、照顾、提供食宿和监管小留学生。
我们中国的家长大多在意寄宿家庭的成员和背景。会提出一些要求,例如:不喜欢和不想选黑人、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东国家移民的家庭;同样,也不想选来自中国各省市的家庭。
对本地白人的家庭主要偏好于45~65岁夫妇的家庭,并希望该家庭不吝啬和不苛刻,不以寄宿家庭的收入为主业。
以上,是目前中国留学生父母,对于在加拿大找寄宿家庭的普遍标准和要考量的方面。
感谢邀请。
在加拿大选择寄宿家庭一定要注意。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不是出于赚取一部分费用以贴补家庭的目的,你愿意把自己家的一间房租给一个未成年孩子并且为其提供食宿安全保证吗?提供寄宿服务的家庭,一般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要仔细选择。
下面北美报告(原加拿大头条CANADANEWS)就为您提供一些贴士,仅供参考。
很多的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寄宿家庭的时候抱有很高的期望,很关心寄宿家庭成员的职业、家庭环境和地理位置等等。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高中的寄宿家庭有哪些特点:
1. 家庭成员中无犯罪记录
2. 家庭有固定的住房、稳定的收入
3. 寄宿家庭父母要有爱心、责任心
二战期间被俘德军在战俘营里的待遇如何啊?
二战德国的战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国家对待德国战俘的待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对德军俘虏最好的是总是以绅士自居的英国,虽然绅士这个说法比较虚伪,但是不得不说英国对待德军的战俘做法可以说是整个二战期间所有国家遵守《日内瓦公约》的典范了。主要原因还是德国和英国没有什么真正的仇恨,二战期间德国并没有登陆英国的本土,虽然二战后期德国能了一堆V1 V2的导弹轰炸英国,但是由于是赶工的产物,精度并不高,对英国造成的损失有限,更别炸死多少人了,并且***认为英国人和德国人都是高贵的民族,德军战俘营对英国的俘虏也不错。有一个有意思的事例,当时作为德国海军象征俾斯麦战列舰曾给英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英军废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把它炸沉后,英军还主动去救援俾斯麦战列舰上落水的水手。
下面这张图是被英军俘虏的德国士兵,昂首阔步,挺胸抬头,这两步走的叫一个潇洒啊。
美军和法国对待德军的俘虏差不多,说好不算好,但至少比苏联对待德国战俘强,当时美国把大量的德国战俘送到了美国本土的农场,充当廉价的劳动力,吃穿不用愁,有点技术的还给他发点微薄的工资,但是后来战俘到了一定数量,美国本土用不了,美国就把俘虏能在战俘营中,这时候美军对德军俘虏就不咋滴了,不光食物少的可怜,还没有医疗措施,疾病开始传播,死亡率达到15%。
最后苏联,那叫一个惨啊。由于当时苏联犹太人不少,德军在苏联***了大量的犹太人,致使两个国家仇恨非常深重,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虏了9万德军最后活下来不过5000人,苏联还把大量的德军俘虏运输到寒冷艰苦的西伯利亚,进行经济建设,吃不饱,穿不暖是基本的待遇,再加上每天干大量的重体力活,死亡率那是相当的高,近百万战俘非正常死亡,活下来的纯属运气好。
怎一个惨字了得啊。
二战中,德军大面积被俘的主要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还有就是德国战败之际。有一部分德军下场还是蛮好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战俘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大面积***都是比较常见的。
血债必须用血来还
落到苏军手中的德军,基本没什么好下场,仇恨、报复,占据着他们的内心。苏联在战争中有两千多万人失去生命,而当苏军占据主动的时候,苏军便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血债必须用血来还。
进入这里,就意味着抛弃所有的幻想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的德军基本都被押往了西伯利亚。他们被分配到各个战俘营,以贝克托维卡集中营为例,前往该集中营的一个纵队德军有1200人,而到达集中营的时候,德军就仅仅剩下了120人。这个集中营的门口上赫然写着“进入这里,就意味着抛弃所有的幻想”。这就能想象到,这些德军的结局如何。
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九万德军被俘,而到战争结束,能活下来的德军,只有几千人。
而战争结束后,德军大面积投降的时候,各国对于德军战俘都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先看好的,英国对待德国战俘还是秉持了绅士精神,英国人没有让德军强制劳动,还给足了德国人应有的战俘待遇,这对英国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当时的英国面临战后重建的问题,能做到这样,非常不错了。
美军初期接收了三十几万的德军战俘,美军也并没有难为他们,统统押往美国本土。这些战俘都被安排在了美国的一些工厂农场工作,充当一个廉价劳动力。而美国人还会付一些微薄的薪水,同时为他们提供应有的食物供给以及***设施。实际上,美国还是从这些战俘身上赚了一笔。
而后来接收的战俘越来越多,美国人自己也撑不住了,不可能把他们都弄到美国吧,社会问题很难解决了。美国人就开了个莱茵大营,专门看押这些德军。这里的德军,没有医疗保障,没有充足的食物供给。艾森豪威尔给他们的定义是“缴了械的敌对武装力量”,换句话说,这些人不被认为是战俘,而是敌人。既然是敌人,那么该有的待遇,统统没有。每天一顿饭,食物数量少得可怜。按照幸存者的回忆,死亡率达到了15%。
而落到苏军手中的战俘,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地方--西伯利亚。西伯利亚的惨状可以说是人间地狱。而落到法国人手中,也没什么好下场,这些流亡或者曾经在德国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法国人,得到了一雪前耻的好机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加拿大留学生安置条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加拿大留学生安置条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